成都的宽窄巷子
是清代古街道的博物馆
是现代旅游的商业街
而我们桃坪的宽窄巷子
则是当地百姓的日常通道
更是羌民族自保史的一个侧影
羌族是一个饱受战乱的民族,他们从遥远的大西北躲避战乱迁徙到岷江流域,前有当地土著人驱赶,后有军队追堵,在这样的艰险境地中,智慧的羌族先民选中了桃坪这块簸箕形的风水宝地作为全族人的庇护之地,因而桃坪羌寨又曾被称作“簸箕寨”。
寨内一共有13条宽窄、明暗不同的巷道和8个隐蔽很好的出入口,入侵者进入巷道,犹如进入布满陷阱的迷宫,这便是羌民族用于自保的“宽窄巷子”。
巷道四通八达,连接了这簸箕寨最高处的碉楼和最低处的寨门,也连通了两旁紧紧排列着的寨内同胞的碉房。
背山面水的瞭望地形、高高耸立的烽火碉楼与迷宫般的甬道,不过是保护族人的初级屏障而已。
智慧的羌民族不仅从外将自己的家园修筑成了一个坚固安全的堡垒,更是巧妙地把寨内的每一个窗口、每一块石板都纳入了战时可用的规划中。
家家户户的碉房通过房顶和空中通道互连,平时可以方便的走门串户,打起仗来也能够极为方便地运送粮食和武器。
感觉年轻人们偷偷谈恋爱也很方便哦~
高高的碉房没有楼梯是爬不上去的,而想要走楼梯,就必须进到屋内,那是相当地不容易的!
羌民族就地取材,以石筑屋,而石屋一时烧不毁,也不易撞破,为屋内的人提供了最直接了当的庇护。
碉房周围也都有暗洞、暗道和射击孔,敌人想要入侵,最好是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金钟罩铁布衫了。
再回望那铺着青石板的“宽窄巷子”,你是否能想到这地下还有一道被称作“地下水网”的循着水源的“宽窄巷子”?
雪山上的水融化流淌下来直接进入羌寨,绝不给敌人切断水源的可能。雪水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就这样分布到每一家人户内,变成了错综复杂的地下水网。若敌人放火烧寨,揭开门前屋后的石板便可就地取水救火。
它还有一个秘密,在关键时刻能救全寨人的性命,那就是其主通道可供人通行,人们可以借此传播情报和逃生,你若来到桃坪,便能亲自走一走这条古时候最为隐秘的密道。
水网让寨内的人得以逃出,而这里还有一条唯一的羊肠小道,通往寨子背后高高的沙俄达梁山,山上有一处增头寨,这是桃坪古羌人留给自己的一条撤退之路。若是战争失利,全寨人都可沿着这条小路,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以前寨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泰山石敢当”
相传五岳之首泰山的石头
具有独特的灵性和神力
有护佑之用
饱经战乱的羌人就是这样
将自己的家园修筑成了
坚不可破的防御工事
以灵石祈祷
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敢守护着
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若你想要感受这份安宁到底如何
不如就走到这里
亲自触碰到古寨的石壁
探寻一下这里千年的神秘历史吧~